top of page

在中大尋找寂寞
吳卓恩 新聞與傳播學院
2015-16年度「大學中文一」組優異獎

        在中大,總是喜歡一個人吃飯。也許自己本身比較內斂,面對一大群朋友吵吵鬧鬧,沸反盈天,恨不得躲到地洞去。在中大要找個安靜地方並不難,難在想一個人靜靜地吃一頓好飯。飯堂隨處都看得見熟人,裝看不見又好像沒禮貌,逼不得已打開話匣子卻令自己難受。沒頭沒腦的聊一頓,只苦了自己。說穿了,就是不想碰到人,不想說話,不想裝。這是病嗎?我也不曉得了。漸漸地,我不只吃飯一個人,人一空閒,也想念自己一個的感覺。

 

        於是我展開了在中大尋找寂寞的旅程。

 

        最初我找上了博群在王福元樓五樓的公共空間。甫進門便看到左手邊的豆袋椅和木家具。中間用書櫃間隔開豆袋區和書桌區,又以小盆栽稍作點綴。地方雖小,但勝在少人知曉。窗戶全打開,空氣清新得很。我最喜歡木嗅起來的味道。在第一個學期我幾乎每星期都至少上去一遍。有時趕功課,有時看書,有時沒做什麼,只聽著音樂、閉著眼,享受一個人的感覺。

 

        不過後來我也沒再去了。有些學生在Instagram上吹噓這裡什麼什麼的,多了人到五樓「傾pro」、聊天,我也沒心機留下了。我不會怪他們,他們並沒做錯,畢竟公共空間的意義在於共享。只是我討厭人聲而已。

 

                                                                                                        你可能會問我,想安靜,怎麼不去圖書館?我去過。我                                                                                                     真的去過。但圖書館那種侷促和默然的寂靜令我更喘不過氣                                                                                                     來。加上長年開著空調,循環的空氣和那些吭聲只會催我入                                                                                                     睡。我需要新鮮空氣和自然的背景聲。我想念那獨自的感覺。

 

                                                                                                        到後來,康本園與伍何曼原樓平台那幾塊草地吸引了                                                                                                         我。一直我都只會衝衝經過i-lounge上康本園去上課,而忽視                                                                                                   前面那條沒什麼人走的路。一次偶爾買了飯盒卻沒位子,才                                                                                                     走了過去。​
 

                                                                                                        我不只找到椅子,還發現了那片荒地。幾張石椅圍著幾                                                                                                     片草地。草地有花,有蜜蜂,有校巴經過的聲音。旁邊有一                                                                                                     條幽靜的小路通向崇基宿舍,舍堂呈粉紅色,雅麗得很。稻黃色的枯草一點兒都不漂亮。下面是3、4號巴士站,談不上寂靜。草地也不是沒人影的,偶爾也會有學生在這兒溫書、談天。但這裡的一切彷彿都很有默契。不會太刺眼,不會太明麗,不會太擾人。我也習慣了在這裡與自己相處。一個人的感覺,太美好。

        在這裡,我多了跟自己的靈魂談話。至於為什麼我這樣討厭人聲,應該是源於他們的對話。在中大,人們談天的時候總是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那些對話總是乏味又無益的。誰跟誰一起了,誰拿獎學金了,誰闖大禍了。很多時候我並無心偷聽,也無心搭話,但人聲總是會闖進我的耳裡,如砂石般的話纏繞著我的思緒。就這樣聽著聽著,使我更珍惜自己一個的時間,珍惜不用談話的時光,珍惜不用與人相處的日子。

        現在想起來才知道,我想尋找的,也許其實不是寂寞,而是知音。

評語

全文環繞著一個主題──寂寞──不受任何人打擾的地方,既寫環境,亦寫「我」的內心如何被外在所影響而不斷轉變。結尾甚妙──其實尋找的不是寂寞而是知音,但知音在哪裡,就在不用與人相處的時刻,所以唯一的知音就是和只有自己,於是,寂寞又加深了一個層次。(韓麗珠)

 

學生感言

自公開試一役,我發現自己文筆矯情造作了很多。都怪文憑試的寫作考試。習慣了為分數、為考官、為寫作而寫作,硬要加插一堆大道理到文章去。《在中大尋找寂寞》是我進大學後用最真切情感寫的一篇文。非常感謝評審對我的支持。這次得獎無疑鼓勵了我為自己所想去寫更多。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