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鄭乾浩_大中一_金獎_照片二.jpeg

老去的公園
鄭乾浩 人類學(一年級)

2019-20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一」組 金奬

  多次經過你的身邊卻沒有注意到你。多年的視同陌路後,你我的容貌早有變化。當我突然留意起你的變化時,我猛然一驚。像在街上遇到了一位久違的小學同學,我輕道:「你變了」。

 

  籃球場的白色圍欄蒙上一層灰色的塵,籃板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凹痕。球場地板的油漆褪色,鮮豔不再。附近的花槽換上了光滑的瓷磚,應是最近才翻修的吧。左則遊樂場的膠墊卻破破爛爛,露出內裏黑色的膠粒。在彩色的遊樂場上,破爛的黑地像是一塊塊瘀青,讓人看之心酸。失望之際,傳來緊張時滑梯和攀架上咚咚的腳步聲,興奮時叮叮噹噹的敲打金屬聲,高興時霹靂啪啦的鼓掌聲。幸好熱鬧仍在,儘管已是新面孔。

 

  回憶在這新舊斑駁的遊樂場上,跟我玩捉迷藏。

 

  小學時期的我十分單純,知道附近要建造新住宅時,只單純為隨它而來的附屬品——一個全新的公園而高興,而不像中學時那樣多愁善感,在通識卷上為發展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社會影響哀怨滔滔。我只知新的公園意味著我的生活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多一倍的活動空間、不同類型的設備、新遷入的玩伴⋯⋯最重要的是能減少「領土衝突」,不用再和那些年紀比我大的人爭地盤。在它建造的那段時間,我常倚在圍欄觀望著,迫不及待地想揭開它的面紗。

 

  當圍欄被移開時,一個新的世界在我眼前打開。首先攫住我和伙伴眼球的是籃球場上對比鮮明的紅綠色地板。鮮艷的顏色讓人精神抖擻,興奮不已。吸引我們注意的還有地板強烈的油漆味。這氣味對於我們來說是新鮮好聞的,猛然一吸,刺鼻的化學味刺激著我蠢蠢欲動的運動細胞。在這些感官的刺激下,我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籃球砰砰嘭嘭地打了起來。玩膩了籃球後,我們到旁邊的遊樂場玩起了捉迷藏。遊樂場讓我們不滿的地方是它新鋪的膠墊非常堅硬,由高處跳下來時比跳在硬地磚上還要痛,根本起不到保護的作用。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你追我趕下玩得盡興。

 

  踏踏吁吁復踏踏,我們的追趕很快便把膠墊踏軟了,新建的公園亦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今日去新公定舊公玩?」成為了我和夥伴之間的問候句。每天在兩個公園之間穿梭,灑下快樂的汗水似乎已成了常態。玩得筋疲力盡之後,我們會在坐籃球場旁的花槽上休息。可惜的是那個花槽鋪滿了凹凸不平的小石子,坐下去像用屁股走石春路,不宜久坐。但它也為我們帶來很多樂趣。不知為何常有食物碎屑跌入石子間的空隙,引來很多螞蟻覓食,亦引來圍觀螞蟻的小孩。不知是誰的主意,我們逐漸開始了殘酷的以口水淹死螞蟻的遊戲。看到螞蟻能從口水中掙扎爬出,圍觀的人竟然感到有些失望。

鄭乾浩_大中一_金獎_照片一.jpg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對遊樂場的興味和那陣油漆味一起變淡。直至現在,我才細心留意起它的變化。當中一個變化是,現在新加的瓷磚讓人坐得更舒服,引來少長者在這聚集閒談。至於更明顯的變化是他的殘舊。那麼這個公園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它的變化是好是壞?我認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還在,公園的生命和功能還能繼續延續下去。從一些小孩口中得知,他們現在以「近地鐵站的公園」和「樓下的公園」去區分兩個公園。在我記憶裏的那個新公園雖然已不再存在,公園卻以另一種形式和印象存在於下一代的腦海裏。多年後這些孩子所回想的,應該是破爛的膠墊和漂亮的花槽吧。

 

  所謂變化,不過是將我們的回憶,變成他們的回憶吧。在這失散的幾年中,你究竟經歷了什麼滄桑?也許要問問孩子才知道吧。

評審評語:

行文樸素,但細節豐滿,讀來頗有和作者一同成長的感覺。文末寫到不同世代的孩子記憶中的公園截然不同,「所謂變化,不過是將我們的回憶,變成他們的回憶吧」,由常見的懷舊主題帶出新道理,頓令全文生色。

(樊善標老師)

得獎感言:

很榮幸作品得到各位評審青睞。我經常對身邊事物的變遷感到不安,寫作讓我沉澱思緒,思考變化背後的意義和本質,擴闊我看待事物的角度,亦使我更了解自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