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談真相

吳嘉穎 社會學(二年級)

2019-20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二」組 優異奬

  近來有香港市民的言行思想相當矛盾,一方面喜歡求證,另一方面卻盲目「跟風」;前者可見於他們事事求據,圖、片、資料來源等有缺少不清便即起疑噪動,謾罵抱怨,小至朋友圈流傳的是非,大至有關政策國情的傳聞,衍生出「fact check」、「一手」這些潮語,而平日與人討論政見及時事觀點時往往辯說滔滔,搬出各種理據;然而當人人自危、事態嚴竣時,就會出現「盲搶」風潮,即未經證實的消息也寧可信其有,「做多好過做少」、「以策萬全」,羊群心理製造出更多恐慌,令有需要的人反而沒有資源;也有為追潮流或因朋輩影響而「接受挑戰」的人,無知地做出危險的行為,更把「挑戰」傳給更多人,使社會的安全網出現了缺口,容易導致社會其他人都陷入危險。

 

  如此的矛盾為何會出現?這要從事實與真相的關係說起。

 

  真相由多個事實組成,單獨知道一個事實不足以令人了解真相,有時甚至十幾二十個事實也不可反映整個真相,更多時候絕對的真相是不可知的,因為當中某些事實不可得。世上非萬事萬物皆可證,有的在一剎過去而不留人證物證,有的是複雜的情感,感者尚未能形容,科學也難以解釋。硬科學固然有不少不可企及之地,人文學科進而教會人們:所謂的客觀事實其實相當主觀,例如道德就是某個社會長久以來建構的一套價值觀,對錯好壞是由百年來的社教化決定,並非恆久真確,例如西方人認為吃狗肉很沒人性,中國人卻認為不供養父母才是沒人性。同樣地每個人的邏輯思維也有不同,思考系統相異,思考得來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就像同一堆沙,給不同小孩子玩,有的會堆堡壘,有的會畫沙畫,有的會躺在上面想像自己在沙灘:同樣的一堆事實,組成的真相可能只得一個嗎?

吳嘉穎_大中二_優異獎_相片二.jpg

  思考系統有對錯之分嗎?它就像信仰(belief),人們都爭持不下誰的是正確。現代人大多信科學,一個充滿對立研究結果及不斷推翻自己的界別,有人信鬼神,拜拜保平安,歐洲人從前信教會,教會說太陽月亮都圍著地球轉他們也信,或許有的信仰看似荒謬,但每個思維模式背後總有其小小的智慧,就如它們都有小小的謬誤。

 

  那麼,眾人都有共識的一個真相豈不是不存在的確,世上總有人會提出和相信稀奇古怪的理論(myth),沒有事實根據的觀點或理論,有的被稱為偽科學,有的被稱為陰謀論,無論如何,思想是人的行為基礎,這些「假相」一但影響「信徒」做出反常、不當的行為,若廣傳而被無知的大眾相信,會帶來不堪設想的惡果。正如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陰霾下,外國仍有人信它只對老人及長期病患者有影響,對一般人而言只是一般的感冒,會自行痊癒,因此不戴口罩,甚至為了「證實」媒體誇大而興起舔門把舔廁板的「挑戰」,極度危險,很可能進一步令疫情惡化蔓延,危害社會。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做出危害社會、傷害他人的事的人,往往不是極惡的壞人,並非特意害人。他們是恐怖份子嗎?是大奸大惡的罪犯嗎?非也,「他們」都是平常人,可以是大家的親友、某國政治人物、明星、大學教授,社會中任何錯過了真相的人。

 

  再用抗疫為例,有人相信為口罩噴酒精可以為它多加一層防護或為它「消毒」後可重用,真相是口罩防菌層會受破壞,再戴這些擋不了飛沫的口罩在街上走便是穿國王的新衣去打仗,無用之餘令防疫措施少了重要一環,使人染病和感染他人的風險大大提高,畫蛇添足、弄巧成拙的人並無「播毒」之心,相反他們一心想要加固抗疫的屏障,只因不明白口罩防菌、酒精消毒的原理,聽信傳聞兩者合用反致無效,被「無知」所害,這些誤信傳聞而受害的事例數之不盡。當無知的人的行為波及至愛,便更使人痛心,這些「壞事」是無心之失造成,例如因為父母溺愛而不能獨立、長大後處處碰壁的孩子,他們父母用心雖好,關愛孩子的行為極錯,受關愛的便因此受損害。「無知」非罪,卻是最具傷害力的武器,正因它廣泛、無形,便很易被人忽略。三人成虎,謠言一但傳開,市民不難被影響,無知地試圖用錯誤的方法達到目的,即使立心如何良好,還是會無功而還之餘好心做壞事,抱薪救火甚或徒添損傷。如漢娜.萼蘭所寫的「平庸的邪惡」,不思考、純跟隨群眾和服從權威行事的無知人士,可以導致「邪惡」的後果。

 

  由此可見,即使完全的真相不可達,但它絕對值得追求,若真相之美在於其朦朧,那麼真相之用便在於其智慧可阻止人們愚蠢地做害人害己的事,人人皆有不同的盲點和不熟識的領域,再有學識、再精明的人都只有時常力求真相,才可保障自身及保護所愛之人。

 

  哲學家笛卡兒說:「懷疑是智慧的源頭」,對別人的想法和說話的真確抱有懷疑,對自己的亦該如是。尋找各觀點與角度的弊處,嘗試理解別人的邏輯,正是老生常談的多角度思考,說易行難,吵到面紅耳赤時把它忽略,便會離真相越來越遠,不加思索把既定立場越站越硬,便就錯過真相。反之,盡力了解每個持份者的立場和資訊,去除自身盲點,學思並重,自可拉近和真相的距離,做出明智的判斷和決定,利己利人。

得獎感言:

感謝評審對文章的肯定。文字是力量,筆是武器,寫作可以影響世界。希望以後可以寫出更多好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