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學習散步的必要
陳卓慧 全球研究(二年級)
2020-21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二」組銅獎
散步,散漫地步行。不但需要漫無目的地晃蕩,遊走於街道和公園,心態上也要「散」,試多點好奇和包容;亦不會假其他工具,因為一步步的疲累是在建構踏實和與城市的親密,使得腦袋和身體接觸地面,回到現實。
意大利有一句句子是「Dolce far niente」,意思是無所事事的幸福[1]。學習散步時的「心散」。人生難免煩惱,而人往往在煩惱中再深究根源。如同白熊效應一樣,深夜輾轉反側,只想自己停下混亂的思緒,大腦卻更雜碎沒有睡意。城市人更經常專注於一物,被生活的巨輪拖着走,背負着家庭、工作、學習的身份和責任;是以更需要放眼雜觀,回到自身,一個單純的存在,如舒國治所寫的「泛看泛聽,淺淺而嘗,漫漫而走。不斷的更換場景,不斷的移動」[2],便可習得輕鬆和寫意。問題甚至可能便會在散漫中解決,就如哲學家尼采說,所有偉大的思想都源自於漫步。[3] 史丹福大學研究員Marily Oppezzo和Daniel Schwartz 的實驗中正能反映這個好處[4] ,參與者需坐在室內、在戶外被輪椅推着走、在室內跑步機走路及到戶外散步。走路的參與者的創造力分數較高,而在戶外散步的得分是最高。
學習散步是學習孤獨而不寂寞,和重奪自己的自主性。漢字的「孤獨」兩字都是貶義詞,但在英文是「solitude」,而字根是「sol」,就是太陽。[5]其實孤獨或許可以像太陽溫暖。不需要耳機,城市裏的所有聲音是最好的陪伴;不需要相機,嘗試自己記下種種的可能;也不需要鐘錶,心中的時鐘會提醒完結的時候。人習慣被人群車陣包圍,密不透風;電話必需寸步不離,惟恐遺漏了一點資訊,與世界脫節;而演算法令到人觀看一條又一條的影片,又再購買廣告推銷的產品。人就懵然不知地做了選擇,然後在一人時便會不安,無法與自己相處。學習散步時同時學習自己下抉擇,自己的速度、步伐和休息,嘗試和自己對話,時間對話。而且散步不需要特定的目的地,當然也可以有,都是個人而異。只不過這從不是由某地趕到某地,而是一個旅途的重心。散步的人和物都是得著,人生同樣,就是動畫《靈魂奇遇記》的「A spark is not your purpose. It is, instead, the thing that makes you feel like you’re living.」——活着是單純地感受當下。
學習散步使人走得更遠,因為人能夠洞察更多。最近網上興起了「懷疑人生就去散步」的五分鐘步行影片,鏡頭默默地拍攝社區的角落,晃動的枝椏、空無一人的兵乓球桌、被陽光灑落的建築物⋯⋯[6]片段中的街道特別美,但日常身處其中又不覺。可能是人在生活中五官被磨蝕而麻木,只追求實用化但無趣,如吳冠中說「美盲」的人有很多[7]。學習散步時發掘美,訓練人對生活的質感,細看一花一葉、一物一人。惟有脫離麻木,人才能走得更遠。李維菁的《老派約會之必要》有一句話:「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8]的確有時會與人散步,大多人卻只是在各自走路。怕尷尬而目光不離電話,忘了身旁有個人。學習與人散步,重拾與人的關係,細察對方的感受,令關係走得更遠。除了與人的連結,亦是找回和城市、社會之間的關連。小思老師的《香港文學散步》中的序說明「散步」的兩層含意:思想上和知識上的散步及雙腿的散步。[9]書中輯錄了學者在香港的蹤跡,過去和現在的交疊,前人和自己的步伐。學習散步亦是與故人和城市的談話,察看出自身的角色而少點迷茫。
〈夜間漫步〉中狄更斯失眠而在倫敦月夜下走逛[10],觀察行人而獲得洞見;或是舒國治的〈理想的下午〉嘆息沒有太多人懂享用下午[11],人應放下所有事情而到城市中晃蕩。每個人都有自己合適散步的時間,更可能是需要放開自己心扉,可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學習散步需要時間,如同生活亦需學習,學習的同時亦是在生活和散步。最後領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漫漫而遊,雖則有偏好,但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處之泰然。
學習散步帶來的自由和自由地散步。
[1] 海倫‧羅素:〈義大利人:與其每年出國紓壓,我們寧可在日常生活中儲存「幸福額度」〉,Cheers,2019年10月25日,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497,2021年3月11日讀取。
[2]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理想的下午》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頁85-90。
[3] VO 生活悅讀:〈散步 20 分鐘,有等同鎮靜劑的效果!尼采:所有偉大的思想都來自於漫步〉,VO 生活報橘,要好好面對孤獨的自己,2017年1月 26日,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7/01/26/take-a-walk/,2021年9月3日讀取。
[4] Marily Oppezzo and Daniel L. Schwartz, “Give Your Ideas Some Le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lking on Cre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4), Vol. 40, No. 4.
[5] 陳育晟:〈蔣勳:新冠肺炎提醒我們〉, 天下雜誌,要好好面對孤獨的自己,2020年7月 2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0997?template=fashion,2021年3月11日讀取。
[6]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When in doubt, take a walk:〈懷疑人生就去荃灣散步 (feat. 徐嘉蒓) 〉,Youtube,2021年2月14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YCmdMS7mQ&t=209s,2021年3月11日讀取。
[7] 吳冠中:《吳冠中畫語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頁31。
[8] 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台灣:印刻),2012年。
[9] 小思編著:《香港文學散步(第三次修訂本)》,香港:商務 印書館有限公司,2019年,頁324-325。
[10] Charles Dickens, All The Year Round: Night Walks (1860), The Charles Dickens Pa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arlesdickenspage.com/night-walks.html
[11]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頁85-90。
參考文獻:
小思編著:《香港文學散步(第三次修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9年。
吳冠中:《吳冠中畫語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台灣:印刻,2012年。
海倫‧羅素:〈義大利人:與其每年出國紓壓,我們寧可在日常生活中儲存「幸福額度」〉,Cheers,2019
年1月25日,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497,2021年3月11日讀取。
陳育晟:〈蔣勳:新冠肺炎提醒我們〉,天下雜誌,要好好面對孤獨的自己,2020年7月2日,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1,2021年3月11日讀取。
舒國治: 〈理想的下午〉,《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頁85-90。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When in doubt, take a walk:〈懷疑人生就去荃灣散步 (feat. 徐嘉蒓) 〉,Youtube,2021年
2月14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YCmdMS7mQ&t=209s,2021年3月11日讀取。
VO 生活悅讀:〈散步 20 分鐘,有等同鎮靜劑的效果!尼采:所有偉大的思想都來自於漫步〉,VO 生活報
橘,要好好面對孤獨的自己,2017年1月 26日,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7/01/26/take-a-walk/,2021年9月3日讀取。Charles Dickens, All The Year Round: Night Walks (1860), The Charles Dickens Pa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arlesdickenspage.com/night-walks.html
Marily Oppezzo and Daniel L. Schwartz, “Give Your Ideas Some Le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lking on Cre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4), Vol. 40, ,40,,No. 4.
評審評語:
散步的重點是散,散漫。但看此文時,筆者絕不敢心散,必須聚精會神,因為作者非常認真地探討何謂「散」,由是讓題材顯得獨特、意味深長且有趣。文章的感染力極強,讀畢令人想到預科文學讀到的金句「書冊埋頭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作者實在說得太好,古今中外,有理有據,尤其現今面對工作,很容易就會想到「散步的必要」,對題材也更有共鳴。整體而言,此篇令人印象深刻。此文若能多一些心境或環境描寫,或能更進一步顯示作者的寫作能力。
(蒲葦老師)
得獎感言:
最近無法閲讀、無法寫作、無法散步、反覆跳躍於失語和亂語之間。在混沌中無法踏出一步,即使知道只要開始就會好。身體和神智的崩潰令人作嘔,散步恐怕還需要極大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