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世事未圓 
陳晨 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
2018-19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二」組 優異獎 

  也許是為了吃一碗有家鄉味道的面,正走在去眾志堂的路上;也許是因為晚歸錯過了最後一班校巴,正從大學站沿著山路緩緩而行,我總是在不經意間經過未圓湖,或清晨聞鳥啼,傍晚識餘暉,或夏賞蓮蓬,秋拾落花。

 

  就在這一日日與未圓湖的相處中,我發覺自己雖未經歷太多人生的悲歡起落,卻也從「未圓」二字中學來了一個道理:世事不必處處求圓滿。

 

  不必求圓滿,實則是苦於世上本就不存在圓滿。

 

  圓月即使皎潔,也免不了陰
晴圓缺,恰如《紅樓夢》中的妙
玉再如何高潔,也逃不過終陷淖
泥的一場宿命。花開時固然驚豔,
卻總歸要凋零腐爛,恰如年輕的
杜拉斯求了多年的愛情,所謂情
人終究一個個離她而去。

 

  圓滿只是一種極為脆弱的理
想狀態,經不起一點兒磨難,些
許的不如意就會撕開裂痕。佛家
說「無常」,說萬事萬物都處在
無窮的變化中。那我們又如何能
以須臾幾十年的歲月去試圖抵抗
無窮無盡的未知?未知的變數,未知的災難,都讓圓滿難比登天。所以林語堂說: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而圓滿是非常態。

 

  不必求圓滿,卻並非是知曉圓滿無法求得後的無奈選擇,因為不圓滿未必就不是一種值得追求的人生狀態。

 

  承認世事不圓滿,接受人生不完美,是對自己的寬容。每天在追求極致中度過,心疲身乏,對自己未免苛刻。功名利祿,美滿愛情,兒女雙全,美好的事物不會被一人獨佔,放下源源不斷的欲望,拋棄事事圓滿的執著,也就放過了自己。

 

  曾國藩為自己的書房取名「求闕齋」,他以為,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小滿」,追求「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花含苞待放之時,反而有朦朧羞怯之美,令人存有憧憬期待,未全開與盛放之間的距離,就是我們要保留的那一絲餘地。些許的餘地,也許就會給一段親密關係喘息的機會,也許就會讓我們對糾結的恩怨釋懷。常留一些餘地,是極難得的智慧。

 

  後來有人跟我說,未圓湖取名「未圓」,意為仍未圓滿,須繼續力求圓滿。而在我心裡,這每次輕輕念出就會從唇齒間溢出溫柔的「未圓」二字,卻是在告訴我:不必求。就像媽媽愛對孩子說:累了就回家。在每個努力後仍失敗,越追求越失去的時刻,未圓湖以不必求圓滿的信念給人救贖。

 

  未圓湖畔有臺灣的相思樹,有懶洋洋地曬太陽的小烏龜,湖裡有半殘半立的荷花,有一驚一乍的魚。清風徐徐吹過,未圓湖其實未曾吐露隻言片語。

 

得獎感言:

 

榮幸之至,得賞識。

大中二_優異獎_陳晨_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