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動回顧

第八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於2023年11月3日舉行第八屆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比賽徵集近五百份投稿,經過近半年的徵稿和評審,最終選出二十三篇得獎作品。

        是次典禮有幸邀得八位嘉賓,包括文學院院長唐小兵教授、大學輔導長高永雄教授、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及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館長馬輝洪先生、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君傑博士、崇基學院學生輔導長吳碩南教授、新亞書院輔導長張錦少教授、逸夫書院輔導長莊紹勇教授,以及敬文書院輔導長張智鈞教授。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參賽者通過細心觀察和深入感受校園內外的事物,提煉出思考的內容,並以文字表達出來。今年得獎作品題材十分多元,包括從茶餐廳的膠袋帶出對失去童年回憶的愁思;探討科學的無用之用;描寫家人與衣櫃的連繫與記憶等等,涵蓋抒情、描寫、説理等不同文種,展現了中大學子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天賦。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在開幕禮致辭時指出,文學中大自二零一五年開始推出以來,得到學生和校友的踴躍支持。作為「走出課室學中文」項目的活動之一,比賽旨在讓參賽者能夠通過文學認識校園、認識世界,並推動校園的創作風氣。他同時提到,這次比賽給予參賽者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他們走出課室,親身體驗文學學習的氣氛。

        另外,今年典禮亦首次舉辦得獎者朗誦環節,一共邀請了四位得獎者上台朗讀作品選段,讓與會者可以通過閱讀以外的方式,欣賞得獎者的優秀作品。

        為鼓勵學生學習中國語文,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以中大校園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山水情懷為題,編輯《中大.山水.人文》一書,作為「大學中文」的授課教材。自2015年起,舉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及校友寫出自己的故事和感悟,藉此增強觀察、表達能力,提升對創意中文寫作的興趣。文學中大見證了文學在中大的歷久彌新,承載著中大濃厚的人文精神,同時在年輕一代的創作中綻放獨特的光芒。

第七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於11月25日舉行第七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比賽徵集近五百份投稿,經過近半年的徵稿和評審,最終選出二十三篇得獎作品。

        文學院副院長黃念欣教授及中文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為頒獎典禮主禮嘉賓,另得工程學院院長黃定發教授、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及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館長馬輝洪先生、新亞書院輔導長張錦少教授、敬文書院輔導長張智鈞教授,以及香港作家、編輯袁兆昌先生任頒獎嘉賓,勉勵得獎者持續創作。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投稿者自校園內外所見發凡,從中提煉所思所感,將之化為文字。本年得獎作品題材廣泛,包括從山城生活的鄉愁萌發對生活的思考、從考試臨近引出「記」與「忘記」之思辨、由室友喝檸檬茶的習慣聯想到對於時間的探問等等,或抒情、或摹物、或論辯,各擅勝場,昭示中大人的人文精神。

黃念欣教授致辭時勉勵大家不必因困境、界限而氣餒,反而可於極限尋求突破,而文學則是彼端的一點光。面對瞬息萬變的「後疫情」時代,來自不同學院、學系的得獎者從生活片段中體悟,並謀篇成各得獎作品,正為積極面對生命的體現。

        鄧思穎教授致辭時指,「文學中大」自二零一五年開始推出以來得到在讀學生和校友熱烈支持,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舉辦這個徵文比賽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非形式教育的方式,推動寫作風氣,提升語文水平。藉此機會,鄧教授勉勵大家多關心身邊事物,以文字記下來,以文學豐富生命。

        為鼓勵學生學習中國語文,學系以中大校園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山水情懷為題,編輯《中大.山水.人文》一書,作為「大學中文」的授課教材。自2015年起,中大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舉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及校友寫出自己認識的中大,藉此增強觀察、表達能力,提升對創意中文寫作的興趣。「文學中大」見證文學於中大跨越年代,承載中大的人文精神,且於年輕一代的筆下綻放獨有光彩。
 

第六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第六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已於11月12日順利舉行,是次典禮很榮幸邀請到文學院院長唐小兵教授和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擔任主禮嘉賓;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及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主管馬輝洪先生及比賽評審資深中學中文科科主任、明報教育專欄作者蒲葦老師擔任頒獎嘉賓;以及教育學院院長范息濤教授、醫學院副院長黃仰山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君傑博士蒞臨出席,與得獎者一同分享喜悅。是次比賽接獲逾500份來稿,經過近半年的徵稿和評審,最終選出二十四篇傑出作品頒授獎項,在此再次祝賀各位得獎者!

 

  比賽鼓勵參加者以創作描寫校園內外所見山水或社區面貌,訴說山城人的故事。得獎作品題材廣泛,包括以蝴蝶結引伸至人際關係的討論﹔透過豆漿反思商業社會下人工食物帶來的問題;以林村河為切入點,呈現出美與醜之間的張力等,以情理兼備的思辯文字展現中大人的人文精神。

 

  唐小兵教授致辭時提及十三世紀波斯詩人魯米曾說:「有缺口的地方,就是光進入的地方。」指出挫折、磨練往往更能啟迪人們思考,傾聽被忽略的心聲,而本屆得獎作品正正能夠反映出這一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來自不同學院、學系的得獎者不但沒有停止思考,更從各自的體悟創作出內容雋永的文章。可見文學並非專屬於某一學院和學系,而是屬於每一位對身邊事物有感觸的人。

 

  鄧思穎教授致辭時說:「語言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文字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優美的文筆,更是繽紛的世界。希望大家都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句子,發揮語言的力量,以語言記錄人生,以文學承載生命。」這亦正是舉辦「文學中大」的目的:透過推廣校園文學創作風氣,鼓勵學生和校友將生活點滴昇華為思辯文字,將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以文學呈現生命的價值。

  本屆「文學中大」得獎作品將於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三日在新亞錢穆圖書館展出。歡迎校内外人士前往參觀。

第五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第五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於2月27日以網上形式舉行。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文學院院長唐小兵教授和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擔任主禮嘉賓。是次比賽共逾400份來稿進入複審階段,經過近半年的徵稿和評審,最終選出二十四篇傑出作品頒授獎項。

 

  比賽以「坐看雲起」為題,鼓勵參加者以創作描寫中大的山水人文,訴說山城人的故事。得獎作品題材廣泛,包括以中大校園的榕樹連繫與家人相處的童年回憶﹔以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的今昔變遷,描寫對中大的記憶和情感﹔透過記錄與母親的討論,從哲學和宗教方面討論接受性小眾的必要性等,以情理兼備的思辯文字展現中大人的人文精神。

 

  陳金樑教授致辭時表示:「在困難的日子裏,我們走出日常熟悉的生活框架,往往對事物有一種新感受、新認識、新啟發。文字可以將我們的思維、感受釐清和編寫。閱讀,是一種聆聽;而創作,則是傾訴。」這正呼應舉辦「文學中大」的目的:透過推廣校園文學創作風氣,鼓勵學生和校友從山水或社區面貌中提煉所思所感,以文學呈現出他們眼中的中大校園,把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

 

  唐小兵教授致辭時說:「對我來說,能把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閱讀,聽到不同的聲音、看到不同的角度就是最大的樂趣,也是最重要的收穫。」得獎作品的內容豐富,各有獨特視角和感悟。得獎者亦來自不同學院、學系,可見文學並不專屬於某一學院和學系,而是屬於每一位對中大校園有感受的人。另外,比賽評審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周保松教授、中文系樊善標教授和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唐睿博士於典禮上與學生交流寫作心得。

得獎名單:https://www.chltcac.cuhk.edu.hk/list

得獎作品: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9-20

​訪問影片: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9-20-interviews

2018-2019「文學中大」頒獎典禮暨評審座談會 

  2018-19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已於2019年11月8日在大學書店圓滿舉行。當天我們很榮幸請到文學院院長唐小兵教授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系主任何杏楓教授致辭;以及「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評審、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唐睿教授,及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及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主任馬輝洪先生為頒獎嘉賓。我們也很高興邀請到醫學院副院長吳兆文教授,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黃汝嘉教授、以及一眾任教大學中文的語文組老師、得獎者、得獎者親友蒞臨!

 

  在開幕致辭中,唐小兵教授說:「我們每一個人,不管具體做的是甚麼,學的是甚麼,都可以在寫作和文學中找到樂趣,找到知識,找到知音,找到心得和新的人生體驗。」何杏楓教授說:「中大的山水,中大的人文,是由各院各系的同學組成的,結集每個人的感悟,才能拼出一張中大人的拼圖。」兩位教授的發言,正正點出了「文學中大」比賽的目標:推廣校園文學創作風氣,鼓勵同學從山水或社區面貌中提煉所思所感,以文學表達他們眼中的中大校園,把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

 

  在24篇得獎作品中,同學遊想山城,抒發個人體悟,訴說中大故事:對「未圓湖」、「圓夢臺」的省思,由龐萬倫琴房和李兆基樓爬山虎而生的追憶……。更可貴的是,各篇得獎作品都體現出中大的人文精神,近者,有對新亞餐廳炒蛋大叔的觀察,遠者,有對人文學科存在價值的反思。同學的視野不囿於中大,對社會的種種也有敏銳的見解,既有對超級英雄的新穎見解,又有改善公共醫療系統的切實建議。

 

  頒獎典禮後,我們邀請了評審唐睿教授分享對「文學中大」得獎作品的評語及他的創作心得。唐睿教授從兩方面評價比賽作品:一方面,作品多取材自自然,如蛾、蜘蛛等,在其他大學的比賽相當罕見,而且這上承70年代由余光中、黃國彬等開創的沙田文學;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作品關心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如古風歌曲、古語新用等,令人聯想起新亞書院前賢與新儒家思想。這兩方面,都顯示了中大的人文傳統。另外兩位評審黃燕萍女士和陳曦靜女士雖然未克出席,但也以書面形式講評了不同作品。黃燕萍女士讚賞同學以文字承載內心的情緒,進一步自我開解;更勉勵同學以文字為一生的知己。陳曦靜女士認為不同作品、不同題材中,最動人的是「關係」:「我」跟所處的空間、周圍人事物、甚至是跟自己的關係。

 

  我們也邀請了各組金獎得主上台分享對創作的思考。同學暢所欲言:「大學中文一」組金獎得主黃昱瑋同學分享了〈龐萬倫樓的時光機〉的創作歷程,這是他送給母親的禮物,記述了母親教他彈鋼琴的童年回憶,要邊讀邊聽著《悲愴奏鳴曲》,才能完全地欣賞這篇文章。公開組金獎得主吳騫桐同學則分享了創作需要的纖細和敏感:捕捉思考縫隙之間跌落的零散碎片,重新拼砌成完整的圖像。例如在街上與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有了眼神接觸,忽然認知到彼此的存在,而產生了某種關係——這便是〈蛾〉一文的起點。

 

得獎名單:https://www.chltcac.cuhk.edu.hk/list

得獎作品: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8-19

精華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475340649355208

更多相片:

https://www.facebook.com/litcuhk/posts/1551138058362387?__tn__=-R

「文學中大」評審座談會──
文學創作的「遮蔽」與「去蔽」

  為配合第四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游‧想‧山‧城」,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是屆評審,第一、二屆大學文學獎(詩、小說獎)及第二十九屆青年文學獎(散文、兒童文學獎)得主唐睿博士蒞臨主講「文學創作的『遮蔽』與『去蔽』」評審講座,與我們分享他對寫作主題的心得。

  唐博士首先向各位同學述說了自己開始創作的契機,當初自己在大學時期真正接觸到創作,便是因為參加了胡燕青老師的寫作講座。

  唐博士其後提出了創作的三個層次,分別是觀察/積累、組織及行文,從而分享在創作的過程可以如何以三個層次入手。

  觀察/積累方面,唐博士先勸導各位同學在創作時切勿「想當然」;同學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不同事物,從中思考箇中的原由和現象,刺激自己的寫作思維。另外,即使同學未曾經歷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從日常的小事亦可逐漸積累見歷,從中收集事物可供創作的意義(可能性),最終得而沉澱於個人的文字中。

  至於可能性,又可以功能性、象徵性和科普性三類區分。唐博士於每類別都列舉了自己教學或寫作時的實際例子,寓生活於教學,以形象的實例來生動地說明了不同類別的意義。

  最後唐博士舉了王良和博士〈蔬菜〉及里爾克〈為了一首詩〉為例,與同學詳細地研讀了王良和博士詩歌中的寫作和象徵,並鼓勵同學可以效法從生活建構自己的意象。

  唐博士總結自己對創作的心得,再次鼓勵同學提煉個人記憶中值得紀念的片段,再敏悅地觀察身邊事物,才可以把身邊的事物化成筆下真實而有力的作品。

  被問及像科幻和武俠小說等虛構的作品,該如何從生活中積累經驗一點,唐博士解釋寫作時對現實知識的理解並不是最重要,而是如何透過時空中討論背後的議題。如科幻和武俠作品如何透過科幻虛構的背景討論政治等主題,藉武俠世界討論人物的處境、困難和人性。因此,同學應積累生活中對人性的觀察和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2018-19學年第四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主題為「遊‧想‧山‧城」。參賽者可以描寫校園內外所見山水或社區面貌,亦可從中提煉所思所感,把自己的人文思考化為筆下的論辯文字。

  「下一站,大學」 隨著火車的廣播,每日進出山城,其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中大人的目光與視野除了逗留在這座美麗的山城外,相信亦會投向外面的世界,把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

 

有關比賽詳情及報名表格,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819culit

延伸閱讀: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全文
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7-18-2
 

2017-2018「文學中大」頒獎典禮暨座談分享會 

  2017-2018年度「文學中大」頒獎典禮已於十一月二日假大學書店完滿結束,當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文學院院長賴品超教授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為我們致辭、本年度「文學中大」三位評審,麥樹堅先生、鄒文律博士及鄭政恆先生擔任頒獎嘉賓,新亞書院圖書館及聯合書院圖書館主任馬輝洪先生、任教大學中文的語文組老師、得獎同學和親友蒞臨,一同分享得獎喜悅和成果。 

  自2015年始,中大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策劃「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讓來自不同學系的同學跨越前輩作家的文字,寫出自己腳下的中大,更從校園走向社會,對社區變遷、人倫情懷及青春的理想與失落等有深刻反思。本年度首次將「大學中文 」分開一、二兩組徵稿,期望讓更多同學能參與是次比賽,使不同類型的創作在大學推而廣之。

  在「文學中大」頒獎典禮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說:「對大學中文的同學來說,這篇文章亦不僅僅是大學中文課上的一篇功課,更是同學真實的感悟。所謂真情流露,從同學的文字,便可以體現到同學的情。這份情,有親情、友情、對中大萬物生靈的情。一篇篇文章,便如拼圖一樣,將中大的面貌拼湊了出來。 」而這正是「文學中大」的創辦目的:推廣校園文學風氣,讓文學之花綻放於中大校園的每個角落,把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

  24篇得獎作品取材自中大校園内外不同人和事,不同同學就校園、家庭、社會議題等題材抒懷和議論。除了有人見人愛的新亞貓、還有中大品種各異的樹;有這山城蕭瑟的秋天、也有我們引以為傲的圖書館。當然還有同學從文學思考社會和人生,以文字反映他們的感悟。

  頒獎典禮後,我們邀請了三位評審,麥樹堅先生、鄒文律博士及鄭政恆先生分享「文學中大」得獎作品的評語及他們的創作心得。評審座談分享會上,三位評審和同學有更進一步的交流。評審們分享了他們對於可觀的文學作品的看法,鄒文律博士首先提到閲讀作品時,具備親切感的作品固然會得到讀者欣賞,但好的作品與讀者自身生活經驗的連繫並非必然,真正好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的人。至於對創作的看法,他認爲文字的珍貴在於能夠凝聚創作當下的情思,在過程中發現自我並保持追問世界事物的本心。鄭政恆先生以近日襲港的颱風比喻文學創作的威力,從這次比賽的作品中可看出同學寫作時所湧現的力量,並寄語中大同學的作品也能影響他人。而麥樹堅先生借同學的提問和自身的創作經驗鼓勵同學堅持自己所喜愛的事物,座談分享會上,同學和評審的互動使氣氛愉快,同學亦獲益甚廣。

註:「文學中大」得獎作品將於十一月十九日至十二月十四日在新亞錢穆圖書館展出。歡迎校内外人士前往參觀。

「文學中大」評審講座 -
遊走於評論和創作 

  為配合第三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屆評審、「第十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得主鄭政恆先生蒞臨主講「遊走於評論和創作」評審講座,與我們分享他對創作到評論的看法。

  鄭政恆先生先介紹文學評論家李長之先生的生平及作品,從而分享自身對「美學和文藝批評的關係」的看法。鄭先生認為文藝批評家需要有灼見和審美能力,能從第一印象抓到作品的核心,看出作品的高下。

 

  鄭政恆先生又以文化評論人的身分,分享他對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九部電影的看法。鄭先生表示《鄧寇克大行動》是當中他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電影通過海上一天的故事,呈現導演的美學,同時引起觀眾對英雄和大眾間關係的反思。

 

  被問及創作歲月,鄭政恆先生認為在十八至二十多歲的時期是較為容易創作的階段,「因為二十多歲的時候,生活相對中學的階段新鮮,在這段時期有廣闊一點的生活體驗」。鄭先生分享個人經驗,指出自己也是在這時期大量創作、大量發表。

 

  徐霞博士以鄭政恆先生於《記憶後書》後記中的一段為講座作結,「觀看藝術,觀看世界,也觀照自己,然而我不認為我了解自己,靈魂像神秘的存在,牽連自我的精神、情感與身體」,鼓勵同學從生命中發掘希望訴說的事物。

 

  「我讀‧我思‧我寫」 2017-2018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現正接受投稿,歡迎中大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參加。參賽者可以描寫校園內外所見山水或社區面貌、亦可從中提煉所思所感,把自己的人文思考化為筆下的論辯文字。有關比賽詳情及報名表格,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www.chltcac.cuhk.edu.hk/201718culit

 

延伸閱讀:
鄭政恆|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http://www.filmcritics.org.hk/u…/%E9%84%AD%E6%94%BF%E6%81%86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全文
https://www.chltcac.cuhk.edu.hk/list

2016-2017年度「文學中大」

頒獎典禮

  2016-2017年度「文學中大」頒獎典禮已於十一月十日順利舉行,感謝各位蒞臨會場,再一次恭喜十七位得獎同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教授認為,「文學中大」有三個意思: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大學中文」及在文學中茁壯成長。「大學中文」每年由超過20位中文系專業教師任教,老師利用中大的自然環境培養同學文學寫作的興趣,鼓勵同學努力創作。同時,通過閱讀經典文學,讓學生欣賞世界,從而了解自我,然後在文學中長大。

  自2015年始,中大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策劃「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讓來自不同學系的同學跨越前輩作家的文字,寫出自己腳下的中大,更從校園走向社會,對社區變遷、人倫情懷及青春的理想與失落等有深刻反思。17篇得獎作品告訴了我們當文學遇上中大,這座山城展現的面貌。「文學中大」見證文學的力量如何穿越年代,在年輕一代的筆下綻放出獨有的光芒。

  得獎作品取材自中大校園的不同風貌,從書寫校園的雨景到眾志堂的麻雀、從畢業證書到回家的路⋯⋯同學一路寫來,貫通了校園的內外,也駁接了山水與人文。

  「文學中大」獨特之處在於「文學」不專屬於某一個學系,而是屬於每一位對這座校園有感受的人。頒獎典禮上,除了文學院外,我們也看到了一眾來自理學院、商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的寫作高手。文化及宗教研究學系系主任、藝術系教授、醫學院高級講師等人更親身前來支持得獎同學,教授們對得獎同學投以殷切的期盼目光,讓我們感受到文學的跨系、跨代力量。

  在「文學中大」頒獎典禮上,梁元生院長說:「山水不只是山水,同學們如何看山水,如何由山水引發他們的思考,這些景物、人情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或將成為一種歷史記憶。」而這正是「文學中大」的創辦目的:推廣校園文學風氣,讓文學之花綻放於中大校園的每個角落,把山城的人文關懷投向社會。

註:「文學中大」得獎作品在大學書店展出,至十一月十八日為止。歡迎校外人士前往參觀。

連結文學、校園與社會--
「文學中大」書展及創作交流會

  中文系早前在大學書店文化活動廳舉行「文學中大」創作交流會,邀請兩屆比賽評審、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王良和教授與第一屆得獎同學對談,由中大中文系講師徐霞博士主持,與公眾分享創作心得,交流文學、校園、社會之間的種種關聯與思辨。
 

  交流會環繞數個主題:1)校園、文學、社會之間的關係為何? 2)年輕人如何尋找/提煉創作素材?3)文學的本質是什麼?王教授提出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小說或散文的題材往往來自現實生活,創作靈感則源自各種感官經驗,反映寫作與生活環境的互動關係。創作也應以內容為先,通過思考、感受,把外在體驗轉化為藝術形式。徐博士回應「個人即社會」,通過個人的創作,也可窺見校園生態,以至社會現象。王教授以《女馬人與城堡》書中〈波仔記〉一篇為例,分享當年「言笑有時,飛揚有時」的中大歲月,帶出生命經驗的互換與累積。文章最後歸結於一則社會新聞,抒發生命的荒誕且無常。王教授在剖析創作過程中故事情節的推演、內容與技法的取捨,也在展現聯想力的推進,為在場的年輕人示範寫作。
 

  第一屆(2015/16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銀獎得主曾旭蔚同學與銅獎得主梁莉姿同學也分享了過往的寫作經歷。梁同學談到進入大學後,經歷了各種政治事件、小至大學加宿費、連鎖餐廳的進駐,周邊太多信息、情緒的干擾,人須要排解、釋放這些加諸身上的重量,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書寫。曾同學憶及當初寫作得獎作品〈霧色〉,是迷惘過後重新寫作的第一篇,那時正是陰雨綿綿的日子,天色憂鬱,課業繁重。她感謝老師的鼓勵,也鼓勵在場同學創作。王教授總結寫作是一種記錄,是重拾自信的過程,也是對喜歡的事、物、人,再愛一次的過程。

2015-16年度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得獎作品展覽

  「逢秋,綠意猶盛的山路上鋪了滿地的松果,一陣風,猶如小刺猬般窸窸窣窣的動起來。」這是「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金獎同學馮濟琳〈新亞尋松記〉的文字,讀藝術系的她自小聽母親談校園種種,長大後考進父母的母校,追尋母親當年看過松樹,以文字記錄新鮮人初入校園的迷惘與理想。
 

  2015年秋季,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策劃「文學中大」徵文比賽,海報的文案有這兩句話:「寫出你的校園生活,青春因文學而綻放」。徵文比賽的主題為書寫校園山水,記錄校園生活。 在2016年9月24日的「文學中大」 徵文比賽頒獎典禮上,22篇得獎作品告訴了我們當文學遇上中大,這座山城展現的面貌。

  這些作品從書寫新亞的松果到流浪貓、從本部圖書館的鳥群到文化研究所的錦鯉、從宿舍窗外的海景到崇基校友徑的山鬼、從早春校園山間的濃霧到教授辦公室的那塊磨砂玻璃、從朋輩的輕生到對生命的反思…… 同學一路寫來,從外物到內心,盡顯青春歲月的所思所感,也體現中大山城別樣的人文情懷。

  「大學中文」是所有中大本科生的必修課,中文系負責此課程,結合中大校園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山水情懷,除了編輯《中大‧山水‧人文》一書,作為「大學中文」授課教材外,更結合書中篇章設計全港獨一無二的校園文學散步活動。讓同學走過作家筆下的中大山水,腳踏實地感受中大校園的文學力量。而2015年始,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更進一步,策劃「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讓來自不同學系的同學跨越前輩作家的文字,寫出自己腳下的中大。於是從余光中筆下的馬尾松到同學筆下的新亞松果,文學的力量穿越年代,在我們年輕一代的筆下綻放出這時代獨有的光芒。

  「文學中大」獨特之處在於「文學」不專屬於某一個學系,而是屬於每一位對這座校園有感受的人。頒獎典禮上,除了文學院外,我們也看到了一眾來自理學院、商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的寫作高手。而醫學院副院長、藝術系、地理及資源管理系系主任、更親身前來支持得獎同學。教授對得獎同學殷切與期盼的目光,讓我們感受到文學的跨系/跨代力量。
在「文學中大」頒獎典禮上,潘偉賢副校長說:「希望中大同學積極參與文學創作,記錄每一個時期,每一個年代獨有的聲音。」而這正是「文學中大」的創辦目的:推廣校園文學風氣,讓文學之花綻放於中大校園的每個角落。

​文學講座──我在中大的文青歲月

文青之前—廢青?
  作家王良和疑惑自己進入大學之前算不算是「廢青」。形容自己是「廢青」並非因生活過得頹廢,而是對前路的茫然。當時普遍認為醫生、律師等職業才有前途,文藝是無用之事。王良和因為理科科目成綪差,自我形象低落,也想過若會考成績不理想,或要從事校對、執字粒的工作。

  不過,王良和的創作生涯早在初中時期展開。他中二便開始寫詩投稿,參加文學比賽,即使沒有回音也不氣餒。通過參與「青年文學奬」,他還認識了香港大學的文學青年奬幹事,接觸當代詩人的作品,擴闊了閱讀界域,創作亦有所進步。


煉成文青的因素—中大的好老師
  談及在中大的文青歲月,王良和細數中文系老師的教導。對他影響最深的,是余光中老師觀看、感受事物的方式,故他無論詩歌還是散文的寫作風格都與余老師相似。王良和表示,余老師很樂意提拔學生,上課時不會只讀名家詩文,還會分享學生作品。余老師把學生的作品帶到台灣替他們發表。余老師的評語很詳細,而且字體端正,有時他的評語比起學生的功課字數還多。蘇文擢老師亦是很鼓勵學生的老師,學生的文章寫得好的話,他會毫不吝惜地讚許。王良和還即場示範蘇老師吟誦詩詞的腔調。王良和分享各位老師的教學特點和他從中所學習的,並感嘆遇上好老師會終生受益。

創作與人文環境
  王良和所經歷的中大距今已有三十餘年,記憶中的中大建築都是灰樸的,沒有色彩繽紛的科學大樓,但提到吐露港、宿舍生活、穿着拖鞋上課、中大鬼故等都能引起學生共鳴。

  與現在不同的還有一點,王良和就讀中大時期,榮譽學士等級的評定從三年級第二學期才開始計起,所以他很長時間都可以享受「不為甚麼而讀書」。那時從圖書館借來李白詩集、杜甫詩集,都成了他的創作素材,如〈孤寂的回響〉和〈記李白〉等。

  談及文學創作,王良和認為要對某事物有個人記憶,才能醞釀出情感,而環境的轉變亦能製造衝擊,帶來新靈感。譬如王良和十分慶幸能夠入住新亞書院的知行樓宿舍,可以看到吐露港的海天一色。〈大學四季〉有關漁火的描寫,便是王良和那時深夜醒來望向窗外的海景。如今填海面積越填越廣,建築燈火輝煌,或已經難以體會當年的靜謐美景。在中大的日子令他喜歡上山水環境。他猶記得那時大學附近可以乘小船到烏溪沙,那八十年代的畫面除了是初戀回憶外,還成了作品中的場景。

  王良和認為自己是個感性的人,喜歡隨從心意四處走蕩,並不會有周詳計劃。興之所至便會去大美篤散步,感受大自然或聆聽人家的聲音,諸如筷子與碗的碰撞聲也能入耳。〈仙姑 上〉記錄了王良和一次深刻的爬山經歷。王良和住宿期間與八仙嶺隔海相對。一次即興,沒有帶備地圖、水等裝備,一個人到八仙嶺看見有路便走。如此便走到了仙姑峰,並攀上了由亂石疊成的馬騮崖,一嘗登峰滋味。

  在中大的第四年,王良和決定離開新亞知行樓,搬到大埔尾的一間爛屋,他稱之為「文學修道院」。在那裡他脫離了余光中老師的觀照和寫作模式。當時他受到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對事物內在的深刻描寫影響,寫作手法有所改變,曾獲奬的柚子三題便是其時作品。王良和憶述戴天對其柚子詩的評價,承認那時的創作有所不足,但卻是擺脫前人風格的過渡和重要里程。王良和指出,創作需要個人風貌,所以他慶幸自己的自醒力強,九十年代便不再囿於里爾克的創作方式。


問答時間

同學問:
我曾看過你描寫吐露港的文章,發現與余光中的作品很相似,所以我想問,對於這種風格相近的情況,你會覺得需要脫離,還是作為一種寫作基礎,加以醞釀成自己的文風?

王良和答:
同樣的生活環境對寫作有一定的影響。而余光中老師擔任文學比賽的評判,其權力釋放亦是無可否影的因素。因為創作評判偏好的作品,得奬的機會也會較大。當然,如此寫成的作品會欠缺個人面貌,並非好事。我認為要脫離前人風格,因為我們無法抄襲他人的經歷,例如余老師的家國情懷是我沒有體驗過的。經歷不同,寫作也會不一樣,所以要發現個人的生命痕跡。

同學問:
剛才提到余光中老師對你的影響很深,請問余老師所教導觀看事物的方法是甚麼?

王良和答:
余光中老師主要受新批評和意象主義的詩人影響,強調意象要新鮮,整篇作品要有統一感,即需要一個 中心意象和其他從屬意象。
以洪楚岳的〈別離—致J〉便能說明。
有如在海邊的石灘
晨星仍掛 
照一群水鳥
正準備翔向大海各處
覓適合自己的居停
寂寞是顆顆細砂在鳥翅
抖也抖不落
詩歌以海邊石灘作為場景,亦是詩歌的中心意象,比喻為學校,水鳥、細砂則作為從屬意象分別喻作學生和寂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