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坊濕地公園回憶錄
顧思義 理學(一年級)
2019-20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一」組 優異奬
青春是一場騙局,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這世界上有一些詞語並不是字典上定義的那樣。眾口又開合了幾次,筆尖又同紙張摩擦了幾下,它們隱藏的含義就又被加固了幾遍。月的定義只是個天體,但看到月亮自然就想到了相思。童年本是一個年齡段,與個人境遇無關,但是提起它總覺得美好。而記憶這東西十分脆弱,不過是日曆撕了幾頁,談笑間又回憶了幾次,就模糊不可辨了。倒是唇舌間流轉的詞彙,滑到心裡,好似記憶的真實了。石階上長了青苔,就以為這死物也生機勃勃了。
奶奶就是受害者,陷入了名為「當年」的彌天大謊中。她說起當年賺外快,在田裡做了一天工之後,晚上還要紡線。為了不耽誤白天幹活,扣工分,特意起了大早去交線,半路鞋底脫落,咬咬牙拿草繩系著也撐到回家。你們現在可以是過上好日子了,我當年偷吃小番茄,才第一次知道水果是那麼好吃的東西,奶奶搖搖頭,那黑心的老闆賣給我們的水果不知放了多久,欺負小孩子。那時候哪有空調,夏天熱到睡不著,就約人一起村頭吹風,一吹就到了淩晨。那時候誰用尼龍做了一件新衣服就可以顯擺一晚上了,現在誰穿呀,給你怕還是不要哩。雖然這麼說著,眼睛裡還是流露出懷念。我又是心酸又是警惕。一次次的回憶竟讓奶奶從那麼苦澀的歲月中咂巴出甜了嗎?「當年」二字真的有這麼可怕的力量嗎?
我雖還不到要面對「當年」的年歲,但無數過來人回憶出的「青春」便值得我小心應對了。青春,多麼美好的詞彙。厄爾曼說「青春,是超越怯懦、勇氣如虹,不圖安逸、敢闖敢試」。不對,我在三元坊濕地公園度過的日子,不是這樣的。
三元坊濕地公園,大名蘇州中學。老師總是更喜歡這個大名——多麼響亮,竟然直接用蘇州命名,它蘇州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蘇州中學的歷史可以說響噹噹,竟然可以和范仲淹扯上關係。這份歷史傳承的重量,只求三年後魚躍龍門的學生自難感受。倒是年久失修的排水系統真真切切,不墜濕地公園之名。

我排斥它「千年府學」的赫赫聲望,如同我排斥國旗下講話的激動人心。大開大合下,唾沫星子在刺眼的陽光下一晃而過彩虹的顏色,就像我們仿佛擁有過的彩虹色的青春。我仿佛借著著演講,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那裡,我們在最有希望的日子活力滿滿的為未來拼搏,社會給我們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機會,而我們滿懷感激。如果公平是如此得值得感激,那未來也不值得期待,未出學校金字塔的我天真又不無怨恨地想著。
也許我正在嫉妒她吧,當我仰望發言的學生代表時,嫉妒她可以真的相信這一切。她經歷過嗎?那些失去睡眠的夜晚。做數學題做到神魂分離的地步,明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很疲憊,卻有一股氣撐著精神,一次次演算,做夢夢到被困在直角三角形裡,三角函數永遠算不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可是肩膀像被開了個口子,附在骨頭上的皮肉似乎不存在一樣,只有寒意穿梭。縱然努力溫暖,也好像只是把寒意趕進更深的體內。氣管被壓力擠壓到有缺氧的幻覺,卻還是在下一個清晨爬起來,忍著頭痛和其他一些不得不承受的東西,完成前一個晚上欠下的功課。
第二天,同桌沉默地把發下來的試卷塞進課桌兜裡,身後學姐正在向周圍的人借外套,嘈雜的人聲中空調的嗡嗡聲似乎還是可以聽到。手術的後遺症嗎,我這麼想著,但視線卻不敢亂動,因為沒有恰當的表情可以面對她們。只好從窗戶望去,對面教學樓中坐著我曾經的同學嗎?頸椎好些了嗎,可以正常上學了嗎?
也曾經和她在走廊擦肩而過。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被無限的題目固定在座位上,以至於走上走廊都有一種稀奇感。見到她更是像看另一個物種,一個老師的寵兒,一個腦子不知道怎麼長的異類。真是無理的遷怒。去掉種種濾鏡後留下來的,大概就是一個沉默靦腆,矮小清瘦的女孩吧。我曾經探究的眼神中,是否帶著惡意呢?
不過高考到底結束了,考上名校的同學回來宣傳了。本來上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如今功成名就,過去也就變成了值得。於是一個新的高三被構建了出來:滿滿的美好回憶,不論當時佈置作業的老師有多可惡,現在都可以親切地敘舊,不論和同學的競爭到了什麼地步,不論曾經因為考不過他多傷心,考贏了他多開心,現在都是真誠的好朋友。我毛骨悚然,好像我才是那個異類,好像過去的歲月只有我一個人經歷。
連帶著我也抗拒起了學校的明信片。不是不美,而是太美了,過於歲月靜好,讓人忍不住去相信。我討厭午後的陽光穿過香樟大道,我討厭校貓悠閒地舔著身上的毛,我討厭金黃的銀杏葉配著火紅的楓葉,我討厭臨寒的一枝臘梅,我討厭玉蘭含苞待放的嬌態,我討厭柳絮像柔軟溫暖的雪一樣落下,我討厭春雨池落滿香樟葉,倒影這一眾花花草草,水光瀲灩得如同印象派的畫作,我討厭一樹爛漫的櫻花,我討厭書裡夾著的海棠花書簽,我討厭碧綠的樹葉下火一樣燃燒的石榴花,因為它們讓我以為我擁有過。
我擁有過嗎?
校貓,也是摸過的。真是的,已經被馴服了,毫不矜持,每個學生都可以摸兩下。風吹香樟的聲音,走過那麼多遍的香樟大道,也許曾經聽過吧。長到難以理解的歷史,留下來的不只是經過千錘百煉仍一如當年的排水系統,還有在市中心堪稱奢侈的校園。還沒來得及在草地上睡過午覺,可是它的一年四季誰說我沒有看在眼裡呢?也不是沒有無憂無慮,意氣風發的時候。和最好的朋友逃了自習課,悄悄呆在咖啡廳,吃著沒什麼特別但是記憶中值得回味的布丁。理想,在操場上對著有點刺眼的陽光說出過吧,那天的天空似乎是難得一見的藍,不過彼時理想已不能在此時談起。
青春是一場騙局。真相掩蓋在不同人的話語和交織的情緒下。那段歲月裡的我是個怎樣的人呢?是個脆弱又敏感的人嗎?是個會純粹地笑的人嗎?可能已經不能找到答案了。不過人呀,總是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然後前進。既然名為回憶錄,就請安安靜靜地呆在某個角落,等待很久很久以後⋯⋯
得獎感言:
表達自高中以來一直在心中難以排遣情感的一篇文章。更多憑一股氣寫完,結構銜接字詞也多有不足。能獲優異獎屬實驚喜。希望能以此激勵自己,雖為理科生,但閱讀與寫作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