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冼雋謙_大中一_優異獎_相片一.jpg

未來見

冼雋謙 電子工程學(一年級)

2019-20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一」組 優異奬

  尚未走出旺角地鐵站,一陣刺鼻的氣味已經隨著光線撲面而來。我急腳往出口走,心裏一直想着催淚煙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好不容易才走完那條會催促人的樓梯。重回地面,眼前卻是一片頹垣敗瓦。那繁華熱鬧的彌敦道,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是剛進冬天的時候。北風吹過,寒氣凍僵了人們的骨頭。我沿著彌敦道走,滿目瘡痍的景況直入眼簾。行人路上的磚塊,都被掘得空空如也,碎片零散地落在行車路上;路邊的鐵欄,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條條支柱孤獨地插在地上;馬路上的交通燈,有的被油漆噴黑,有的被硬物打破,有的被拉至倒下;而苟延殘存的,則在胡亂閃動,彷彿想告訴世界他們正在經歷痛苦煎熬。我走上昨天還是人來人往的行人路,踏上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沙池,好不易行。強風捲起了地上的沙,我心怕會被吹沙入眼,但又懼怕掩面後會招來懷疑,因而快步離去。

 

  我順着這條殘破不堪的大街走,發現兩旁的小店大多數都沒有營業,有的是因為鋪內遭人破壞,櫥窗玻璃碎裂,貨品散滿一地,故未能營業;有的是因為員工未能趕及上班,無法營運,故休業一天;有的則是基於安全考慮,怕被不知名人士大肆破壞、入內搶掠,故關上大閘。那昔日車水馬龍、水洩不通的彌敦道,如今就如迎面而來的強風一樣淒冷,毫無生氣。

 

  沿路漫遊,你會不時發現地上有使用過的催淚彈殼,有部分已經融入地面,在地上留下了不能磨滅的疤痕;有部分則被人整齊排列,記錄著昨晚槍林彈雨的情況。我細看每一個破損的催淚彈殼,在網上直播看到的片段,又重複在我腦海中播映一次。那戰火紛飛的場景、人們在街上堅守陣地、血戰沙場的畫面,一切都歷歷在目。此時,我看見地上有一灘已經乾透的血漬,附近亦有使用過的防毒面罩,讓我想起了那個人的現況,心感不妙。

 

  究竟那個人何時才能走出那個輪迴煉獄?

冼雋謙_大中一_優異獎_相片二.jpeg

  不知不覺間,原來我疲乏的身軀已經走到裕華國貨一帶。在那處,地上都擺放着不同的物件,有長傘、木條、水馬、磚頭、鐵欄和數之不盡的雜物。它們支離破碎地散落在各處,但卻是亂中有序,成為了一個個抵擋千軍的路障。正當我準備離開之時,路上突然多了一班幫忙清理街道的市民。同時,亦有另一班人嘗試阻止,希望其他人不要拆走他們最後一道防線。雙方互相指罵、惡言相向,有些罵不過人就大打出手,場面混亂。我迅速離開現場,大概是害怕會被什麼物件擲中吧。我沿路跑,跑到聽不到喧鬧聲才停了下來,不禁嘆了一口氣,不知道為何香港可以去到如此景況。昔日獅子山下的情懷、香港人的光輝,感覺上已經不復存在。

 

  我繼續往尖沙咀方向行去,途中看見了地上有不少雀鳥的屍體,它們大多數都腹部朝天,啄部掙開,灰黑的翅膀已經僵硬如石,死狀淒慘。那是混亂中的第一批犧牲者,接著來的、未知的,可能還有更多。我停了腳步,看着這個在半年來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城市,心痛疾首,更淚如泉湧。這一件事,苦了無辜的婦孺,苦了勇敢的年青人,苦了盡忠職守的醫護人員,苦了無懼危險的前線記者,苦了……

 

  究竟香港何時才能走出這個浩劫漩渦?

 

  終於走到了尖沙嘴海旁。黃昏時柔和的陽光照暖了我忐忑不安的內心,使我心中的擔憂緩緩散去;和暖的海風輕撫着我顫抖的軀殼,讓我無力的身軀重注靈魂。在那處,雪糕車的音樂依舊播放,街頭賣藝者的歌聲依舊響奏,海港上的船隻依舊航行。世界好像回到那日的某一刻,沒有傷痛、沒有憂懼。我看着維港的景色,渴望時間能夠停留在這一瞬間,因為這剎那的香港是美好的、平靜的,就好像回到所有事情都未發生的那一天。

 

  但是那個人還安好嗎?

 

  一日之後,路上的車子又重新起動了來,路旁的大閘又重新拉上。馬照跑、舞照跳,整個城市彷彿又回到當初的樣子,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可是,世人能把事物重新修好,卻無法修補眾人內心的傷痕。那半年的事,其實一早已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烙印。

  今日過後,我不知道往後的香港會是怎樣。但是我們的期盼依然長在。

 

  未來見。

得獎感言:

隨心揮桿,旨在記錄眼中所見。感謝任教老師和各位評審的提攜,讓心中所想的,得以與大家分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