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anner.png


喝的是豆漿,吃的卻不是食物
李淦淙   數學(二年級)

2020-21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 「大學中文二」組金獎

  近年流行用養生機,媽媽在推銷員的「甜言蜜語」下買了一部用來做豆漿。原以為跟平時在豆品店喝到的差不多,怎料喝了一次便被深深吸引着,那種幼滑細膩的口感、清新的豆香,加上略甜的味道,纏繞在舌尖久久不能散去。就是這種念念不忘的味道讓我每天都會喝一榨新鮮豆漿。喝着喝着,我卻醒悟原來自己喝的是豆漿,吃的卻不是食物。

  喝豆漿喝得多,便喝到嘴刁了。每次我會將一榨豆漿分四杯,每一杯就是一層的口味。第一層是最幼滑的,但味道相對清淡;第二層開始混有少許豆渣,因而比第一層更有豆香,更重要的是口感仍然保持滑溜,所以是我的最愛;第三層豆渣佔一半,喝下去像芝麻糊般濃稠;最後一層只有少量水份,質感和未放進烤箱的蛋糕粉漿差不多。為了品嚐味道最淡的第一層,我在喝豆漿前立了些規定:喝之前必須以清水去掉口腔中殘留的味道,若果在飯後喝,便要等待半小時。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過於執着,就像信徒用膳前要先禱告般。不過,最終我也說服了自己,為了享受最完美的豆漿,唯有多下一點功夫。不只是豆漿,我對其他食物也同樣執着。回想起幼兒園時每天的午餐都有豆芽的身影,讓我把豆芽當成世仇,吃炒粉麵時常常杯弓蛇影,把粉麵上下顛倒一番,如發現豆芽的身影,都要如挑選砂石般挑走才肯起筷。我也曾懷疑自己是否過於吹毛求疵,不過一想起享用着香口的豉油皇炒麵時混雜着格格不入的爽脆聲和苦澀的青草味,我寧願被批評是「吃相難看的怪人」,也誓要將仇家從盤子裏徹底剔出。

 

  也許正是這份執着,讓我十分討厭連鎖餐廳。只需一小滴雞汁,便做到「冇雞都有雞味」;只需雞頭雞骨和萬年油,便炸出人見人愛的麥樂雞;只需種類繁多的色素和香精,便調出風靡萬千少女的手調飲品。其實,在這些地方喝的根本不是飲品,吃的也根本不是食物,而是一些理論上可放進口裏,卻沒有人會放進口裏的物體,以及一大串連名字也不知怎樣唸的化學名詞。若果我沒有這份執着,或許我會連意粉裏有老鼠頭也懵然不知,還以為是新豬肉吃得津津有味。

  說不定只要能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食物,不會看着眼前有老鼠頭仍然若無其事,就已經足夠,或許像我這樣花一連串功夫來喝一小杯豆漿實在太誇張。不過,就是這樣的嘴刁才訓練出我那能分辨「冇雞都有雞味」的假雞肉和「有雞才有雞味」的真雞肉的特殊技能。記得曾看過一段影片,一名大廚在一群小孩面前分別煎雞扒和將雞頸、雞骨等部位攪拌做成麥樂雞,然後將兩種雞分給孩子們吃,結果大部分小孩都搶着吃麥樂雞。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情景啊!我實在不想自己有天會覺得雞骨比雞扒美味,然後每頓飯喝的是豆漿,吃的卻不是食物。慶幸我靠着豆漿的磨練,至少可以分辨出真食物和假食物。

 

  喝豆漿喝得多,除了喝得嘴刁,也喝出了些許新意。喝豆漿當然要追求滑溜的口感,所以我不喜歡喝最後兩杯。母親不允許我浪費,於是她替我喝掉第四杯. 但我還是要自行解決掉第三杯。為了減少對第三杯的厭惡,我想出加入阿華田粉,希望用裏面的纖維粉讓豆漿喝下去順滑一點。結果,豆漿確是變得更易入口,但阿華田濃厚的味道蓋過了豆的清香,陷入顧此失彼的田地。不過,第三杯對我來說猶如中藥,既然現在有山楂餅給我伴藥,我當然欣然接受。媽媽也嘗試創作新豆漿,把麥片加進去。我試了一試,感覺不錯,既保持到豆本來的香味,又有平常吃麥皮的飽足感,不過我始終較喜歡原本奶一樣的豆漿。

 

  這種在飲料中加入其他配料和味道的做法,不就是台式手調飲品店能開得比便利店還多的原因嗎?由一開始的珍珠奶茶發展成現在琳琅滿目的口味和配料,正是靠着這種創新達致。然而,珍珠奶茶界的成功似乎吸引了披薩界的目光。近期有連鎖意大利餐廳竟然推出黑糖珍珠奶茶披薩[1],實在令人震驚,然而這股甚麼都放在披薩上的風潮似乎繼續蔓延,香港有燒鵝披薩[2],台灣也有花生湯圓披薩[3]。這一年來,這些餐廳好像已黔驢技窮,不斷推出超乎常理的披薩,不斷挑戰食客對料理的底線。「意大利人看到會有甚麼反應?」是網民對這些披薩的評價,若果我是看到披薩上有菠蘿已經覺得非常嘔心的意大利人[4],看着這些不倫不類的配料,應該會把披薩狠狠地擲到地上踩個不停。

 

  創新混合是讓飲食文化進化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香港這個中西合璧的飲食天堂,就連本港名物奶茶、蛋撻都是結合中西文化誕生的,更何況其他食物呢?可是,創新混合並非胡亂混合,創新混合可以名留青史,發揚光大;胡亂混合只會為人嘲諷、遺臭萬年。試想想,若果墨西哥人在港式奶茶中加入墨西哥辣椒醬、日本人在港式奶茶中加入味噌湯,香港人會有甚麼反應?我想我可能會激動得將奶茶潑向調理師。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希望我們引以為傲的奶茶被破壞,也不要破壞人家引以為傲的披薩,否則喝的不是奶茶,吃的不是披薩,只會落得一個唏噓的結局。

 

  喝的不是飲品,吃的也不是食物,這應是每個人在連鎖餐廳的遭遇。這樣真的好嗎?我想答案呼之欲出,不過只有很少人可以撥亂反正。也許,我應該感慶幸,至少我喝的仍然是豆漿,「飯」後還有一杯怡人的飲料等待我品嚐。

 

[1] 梁綺文:〈PHD 竟推黑糖珍珠奶茶 Pizza!又甜又咸味道「好刺激」?〉,《Ezone》,2020年1月6日,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534895/PHD%20%E7%AB%9F%E6%8E%A8%E9%BB%91%E7%B3%96%E7%8F%8D%E7%8F%A0%E5%A5%B6%E8%8C%B6%20Pizza%EF%BC%81%E5%8F%88%E7%94%9C%E5%8F%88%E5%92%B8%E5%91%B3%E9%81%93%E3%80%8C%E5%A5%BD%E5%88%BA%E6%BF%80%E3%80%8D%EF%BC%9F,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2] 蔡宇軒:〈Pizza Hut x 鏞記推出燒鵝 Pizza 網民笑問有冇得加錢轉鵝脾?〉,《Ezone》,2021年4月2日,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924074/Pizza%20Hut%20x%20%E9%8F%9E%E8%A8%98%E6%8E%A8%E5%87%BA%E7%87%92%E9%B5%9D%20Pizza%20%20%E7%B6%B2%E6%B0%91%E7%AC%91%E5%95%8F%E6%9C%89%E5%86%87%E5%BE%97%E5%8A%A0%E9%8C%A2%E8%BD%89%E9%B5%9D%E8%84%BE%EF%BC%9F,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3] 何兆洋:〈Pizza Hut 推花生湯圓 Pizza!網民:下次放大腸麵線〉,《Ezone》,2021年4月1日,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922269?fbclid=IwAR2xp5NoWw_nghu0Yw7buLygRk6gpicSmbGhBt_5z-sMVSHr3HgOAJlKnQk,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4] 文皓心:〈Pizza能否加菠蘿引發網上熱議 意籍大廚:絕對不會 非常嘔心〉,《香港01》,2017年3月12日,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77349/pizza%E8%83%BD%E5%90%A6%E5%8A%A0%E8%8F%A0%E8%98%BF%E5%BC%95%E7%99%BC%E7%B6%B2%E4%B8%8A%E7%86%B1%E8%AD%B0-%E6%84%8F%E7%B1%8D%E5%A4%A7%E5%BB%9A-%E7%B5%95%E5%B0%8D%E4%B8%8D%E6%9C%83-%E9%9D%9E%E5,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參考文獻:

 

文皓心:〈Pizza能否加菠蘿引發網上熱議 意籍大廚:絕對不會 非常嘔心〉,《香港01》,2017年3月12日,

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77349/pizza%E8%83%BD%E5%90%A6%E5%8A%A0%E8%8F%A0%E8%98%BF%E5%BC%95%E7%99%BC%E7%B6%B2%E4%B8%8A%E7%86%B1%E8%AD%B0-%E6%84%8F%E7%B1%8D%E5%A4%A7%E5%BB%9A-%E7%B5%95%E5%B0%8D%E4%B8%8D%E6%9C%83-%E9%9D%9E%E5,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梁綺文:〈PHD 竟推黑糖珍珠奶茶 Pizza!又甜又咸味道「好刺激」?〉,《Ezone》,2020年1月6日,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534895/PHD%20%E7%AB%9F%E6%8E%A8%E9%BB%91%E7%B3%96%E7%8F%8D%E7%8F%A0%E5%A5%B6%E8%8C%B6%20Pizza%EF%BC%81%E5%8F%88%E7%94%9C%E5%8F%88%E5%92%B8%E5%91%B3%E9%81%93%E3%80%8C%E5%A5%BD%E5%88%BA%E6%BF%80%E3%80%8D%EF%BC%9F,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何兆洋:〈Pizza Hut 推花生湯圓 Pizza!網民:下次放大腸麵線〉,《Ezone》,2021年4月1日,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922269?fbclid=IwAR2xp5NoWw_nghu0Yw7buLygRk6gpicSmbGhBt_5z-sMVSHr3HgOAJlKnQk,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蔡宇軒:〈Pizza Hut x 鏞記推出燒鵝 Pizza 網民笑問有冇得加錢轉鵝脾?〉,《Ezone》,2021年4月2日,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924074/Pizza%20Hut%20x%20%E9%8F%9E%E8%A8%98%E6%8E%A8%E5%87%BA%E7%87%92%E9%B5%9D%20Pizza%20%20%E7%B6%B2%E6%B0%91%E7%AC%91%E5%95%8F%E6%9C%89%E5%86%87%E5%BE%97%E5%8A%A0%E9%8C%A2%E8%BD%89%E9%B5%9D%E8%84%BE%EF%BC%9F,最後瀏覽日期 2021年4月28日 。

評審評語:

題目初看之下有似懂非懂之感,卻吸引讀者進一步探索其真意。果然,正因作者不惜以細膩乃至刁鑽的筆法來娓娓道出如何飲下一杯豆漿,讀者才領悟到何謂「吃的不是食物」。當面對半人手磨製的豆漿都能細細品味出層次感,這種敏銳度怎能容下那些隨處可見的人工食物?現代商業文明的淺易迷人,以及如影隨形的斲喪天真,也就不言而喻了。

(陳煒舜老師)

得獎感言:

 

能夠獲獎實在非常意外,十分感謝評審們抬舉我的作品。希望我喝豆漿的平凡故事可以激勵到其他人尋回對食物的要求,享受着吃和喝的每一頓飯。

新圖片1.png
新圖片2.png
bottom of page